100%

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7-120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一百十七

 

上海葛士浚子源辑

 洋务十七固圉上

  英旧约第三条通商约章类纂

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

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爱珲城俄约第一条通商约章类纂

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 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着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俄约第九条

中国与俄国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

  中俄黑龙江定界记文附交界道路记文及牌文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俄国全权大臣中国大臣会齐在俄文土尔必拉即白棱河口地方两国之大臣会同画押用印在交界之图上书写俄罗斯字及满洲字二分其二图补入上年在京续定和约条内并四分图与记文交界道路记文自乌苏里河至图们江口此四分图内书写俄罗斯字二分书写汉字二分其图四分亦补入上年在京续定和约条内此六分图彼此相对两国大臣全行知悉相符俄国大臣持书写俄罗斯字及满洲字地图一分中国大臣持书写俄罗斯字及满洲字地图一分彼此互换用印画押又互换汉字俄罗斯字交界地图四分彼此换给之后两国大臣将图四分记文二分交界道路记文二分俱行钤印画押将此记文道路补入上年续定和约条内永远遵行勿替

附交界道路记文

中国与俄国详细按着去年诺雅布尔月初二日所定和约第一条第三条内之记文和约之第一条内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原系旧有之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之地属中国自松阿察河源两国交界踰兴凯湖直至白棱河照图上所画红色所写俄字字头定为交界即在乌苏里河口西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耶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及松阿察河源西岸旱路上设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亦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照依和约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自白棱河源顺小漫冈水向东流入兴凯湖者系俄国界水向西流入穆楞河者系中国界至横山会处水向北分流入兴凯湖及毛河源水向南分流入绥芬河自横山会处直至绥芬河与瑚布图河口应立界牌白棱河口北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喀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小漫冈上向西北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拉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横山会处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那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图内红色处与图们江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自瑚布图河口往上至瑚布图河之源即顺山岭照依和约在瑚布图河西口边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倭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对瑚布图河源山顶上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怕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图们江左边距海不过二十里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土字头并写上界牌汉文俱按照图上红色为界因此两国地界既经分清为此特记

附牌文

此次会同查勘分界原为两国和好今地界既经议定自应按照上年续定条约设立界牌以清界线东界定为由什勒额尔古纳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自乌苏里河口南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上所言乃空旷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从立界牌之后永无更改并无侵占附近及他处之地所有东边界内原住之中国人民其向来谋生出入行走之路应听其便俄国人不得拦阻为此特立界牌永远遵守两国人民咸各知之勿违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首段通商约章类纂

两国大臣遵照京城议定和约在塔尔巴哈台会同将自沙滨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之悤岭止两国中间应分界址顺山岭大河及现在中国常住卡伦议定交界绘画地图图内以红色线道分为两国交界今将议定界址地名并拟议章程开列于后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一条

自沙滨达巴哈界牌起先往西后往南顺萨彦山岭至唐努鄂拉达巴哈西边末处转往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顺大阿勒台山岭至斋桑淖尔北面之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斋桑淖尔北边之察奇勒莫斯鄂拉即转往东南沿淖尔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二条

自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起往东南行至赛哩鄂拉先往西南后往西行顺塔尔巴哈台山岭至哈木尔达巴哈即转往西南顺库木尔齐哈喇布拉克巴克图苇塘子玛呢图沙喇布拉克察汗托霍依额尔格图巴尔鲁克莫多巴尔鲁克等处卡伦之路至巴尔鲁克阿拉套两山岭中间由平地行即在哈布塔盖阿鲁沁达兰两卡伦中间择山坡定界自此至阿勒坦特布什山岭东边末处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三条

自阿勒坦特布什山岭东边末处起依阿拉套大岭往西顺阿勒坦特布什索达巴哈库克托木罕喀尔察盖等山顶行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至向东流水之萨尔巴克图河向西流水之库克鄂罗木河向南流水之奎屯河源之匡果罗鄂博山即转往南向西流水之库克鄂罗木等河之处为俄国地向东流水之萨尔巴克图等河之处为中国地自此由奎屯河西边之奎塔斯山顶行至图尔根河水从山内向南流出之处即顺图尔根河依博罗胡吉尔奎屯齐齐干霍尔果斯等处卡伦至伊犁河之齐钦卡伦过伊犁河往西南行至春济卡伦转往东南至特穆尔里克河源转东由特穆尔里克即南山也山顶行围绕哈萨克布鲁特游牧之地至格根河源即转往西南格根等向西流水之处为俄国地温都布拉克等向东流水之处为中国地自此往西南由喀喇套山顶行至毕尔巴什山即顺向南流水之达喇图河至特克斯河过特克斯河顺那林哈勒哈河靠天山岭为界自此往西南分晰回子部落布鲁特部落住牧之处由特穆尔图淖尔南边之罕腾格尔萨瓦巴齐贡古鲁克喀克善等山统曰天山之顶行至悤岭靠浩罕界为界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四条

现将边界顺山岭大河及常住卡伦议定后其边界以外分入俄国之地原有中国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所属大阿勒台等山岭迤北旧住之乌克克等卡伦塔尔巴哈台所属塔尔巴哈台山岭迤北旧住之鄂伦布拉克等卡伦及阿拉套山迤北旧住之胡苏图阿鲁沁达兰卡伦伊犁所属旧住之匡果罗鄂伦等卡伦建立界牌鄂博以前仍听中国在彼住守统俟明年两国立界大臣会同建立界牌鄂博时何处将界牌鄂博立毕即将何处应向内挪移卡伦限一月内挪移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五条

今将边界议定永固两国和好以免日后两国为现定边界附近地方住牧人丁相争之处即以此次换约文到之日为准该人丁向在何处住牧者仍应留于何处住牧俾伊等安居故土各守旧业所有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嗣后倘有由原住地方越往他处者即行拨回免致混乱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六条

自现在议定边界换约之日起过二百四十日即为两国立界大臣订准日期俄国两起立界大臣均赴阿鲁沁达兰喀布塔盖两卡中间会齐一起会同伊犁立界大臣往西南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一起会同塔尔巴哈台立界大臣往东北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行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会同科布多立界大臣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行至索果克卡伦会同乌里雅苏台立界大臣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至沙宾达巴哈止如遇大山以山梁划界遇大河以河岸划界如遇横山横河俱以新立界牌鄂博划界至建立界牌鄂博时总以各界址处所水流之方向作为立界之凭择其地方形势建立如有大岭行人不能越往实难堆立之处即以水流及山岭为界其平旷之区两国堆立界牌鄂博时中间空出二十丈作为公中之地所立界牌鄂博以左其山河所产一切物件均属中国所立界牌鄂博以右其山河所产一切物件均属俄罗斯国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七条

明年两国立界大臣建立界牌鄂博毕再将堆立界牌鄂博共若干处及均在何处堆立地名作记互换为凭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八条

今将两国应分界址议定建立界牌鄂博后倘有河源系在中国而流注于俄国者中国不得改截其流注之故道倘有河源系在俄国而流注于中国者俄国亦不得改截其流注之故道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九条

从前仅止库伦办事大臣与恰克图固毕尔那托尔及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与西悉毕尔总督往来行文自今勘定边界之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二处遇有会同俄国查办事件应拟增添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与托木色米珀拉特二省固毕尔那托尔往来行文办理其所行文件或用清字或用蒙古字俱可

  中俄塔城议定记约第十条

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伦迤西小水地方旧有种地纳粮民庄五处该处地面按今定议界址虽已分在俄国惟该民人所种田地断难遽令迁移应于立界后限十年内令伊等陆续内迁今经两国大臣会同议定将一切分定界址绘图四分图内分定界址地名用俄罗斯字满洲字合璧注写两国勘界大臣钤印画押并作此记约用俄罗斯字满洲字各书写四分两国勘界大臣钤印画押一并互换两国分界大臣各存图志一分记约各一分以便查办外其余图志二分合璧记约二分由两国分界大臣自行呈送各本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一分以备补续京城议定条约为此互换记约可也

  俄续约第一条通商约章类纂

议定详明一千八百五十八年玛乙月十六日即咸丰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在爱珲城所立和约之第一条遵照是年伊云月初一日即五月初三日在天津地方所立和约之第九条此后两国东界定为由什勒喀额尔古纳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踰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且遵天津和约第九条议定绘画地图内以红色分为交界之地上写俄罗斯国阿巴瓦噶达耶热皆伊亦喀拉玛那倭怕啦萨土乌等字头以便易详阅其地图上必须两国钦差大臣画押钤印为据

上所言者乃空旷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从立界牌之后永无更改并不侵占附近及他处之地

  俄续约第二条

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千七百二十八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

  俄续约第三条

嗣后交界遇有含混相疑之处以上两条所定之界作为解证至东边自兴凯湖至图们江中间之地西边自沙宾达巴哈至浩罕中间之地设立界牌之事应如何定立交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东界查勘在乌苏里河口会齐于咸丰十一年三月内办理西界查勘在塔尔巴哈台会齐商办不必限定日期所派大员等遵此约第一第二条将所指各交界作记绘图各书写俄罗斯字二分或满洲字或汉字二分共四分所作图记该大员等画押用印后将俄罗斯字一分或满或汉字一分共二分送俄罗斯收存将俄罗斯字一分或满或汉字一分送中国收存互换此记文地图仍会同具文画押用印当为补续此约之条

  塔尔巴哈台界约首段通商约章类纂

塔尔巴哈台立界大臣奎昌会同俄国建立牌博大臣穆噜木策傅各遵照同治三年九月十六日两国大臣在塔尔巴哈台商定图约分别红线交界处所照各在塔尔巴哈台所属地方交界建立牌博今两国大臣会同自玛呢图噶图勒干起至哈巴尔苏地方建立牌博完竣为此两国彼此将已立交界牌博地名起止地方及已立牌博数目并议定条例开列于后

  塔尔巴哈台界约第一条

自塔尔巴哈台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起往东南行至赛哩鄂拉先往西南后西行顺塔尔巴哈台山岭至哈巴尔苏地方止此一段共建立牌博十处第一处起即在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地方建立牌博一处次在哈尔塔尔地方建立牌博一处沙尔布拉克地方建立牌博一处沙尔托罗盖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察汗鄂博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克尔根达什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巴彦木尔占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库哲滚大坝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布凯阿苏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哈巴尔苏地方建立牌博一处共建立牌博十处

  塔尔巴哈台界约第二条

同治九年七月十六日两国大臣自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起至哈巴尔苏地方止新立交界牌博十处其中间隔疏密不一凡人不能行走之地即为交界处所其立定交界东南为中国地方西北为俄国地方两国各以此次新定界址为凭永远遵守不可混淆其余各项事宜均照同治三年九月间两国大臣在塔尔巴哈台议定图约办理今两国大臣会同建立塔尔巴哈台交界牌博各宜将交界起止地方牌博名数各书四分两国交界大臣各将图约钤印画押彼此更换为凭并画地图二纸两国大臣会同画押各钤用印信俄国建立牌博大臣存收一纸中国建立塔尔巴哈台牌博大臣存收一纸永昭信守

  塔尔巴哈台界约第三条

此次两国建立牌博大臣各立塔尔巴哈台交界牌博十处理应遵照旧章每年两国派员会同往查一次惟塔尔巴哈台尚未克复不能照章往查一俟塔尔巴哈台克复后仍照旧章每年两国派员会同往查一次

  科布多界约首段通商约章类纂

同治八年科布多立界大臣奎昌会同俄国立界大臣巴布阔福各遵照同治三年九月十六日两国大臣议定图约分划限道界址地名建立科布多所属西北边疆界牌鄂博今两国立界大臣会同自赛留格木山适中之布果素克达巴哈起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止建立界牌鄂博完竣为此将两国互相建立界牌地名起止处所及牌博数目并拟章程开列于后

  科布多界约第一条

自科布多东北边界赛留格木适中之布果素克达巴哈起向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沿大阿勒台山至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察奇勒莫斯鄂拉转望东南沿斋桑淖尔边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止分为两国交界计此一段共已建立牌博二十处首起即于布果素克达巴哈建立牌博一处次接于杜尔伯特达巴哈建立牌博一处于塔布图达巴哈建立一处博勒奇尔建立一处察干布尔噶苏建立一处乌兰达巴哈建立一处巴喀那斯达巴哈建立一处萨尔那开建立一处巴尔哈斯达巴哈建立一处拜巴尔塔达巴哈建立一处库尔楚木建立一处特勒克梯建立一处固洛木拜建立一处萨拉陶建立一处萨勒钦车库建立一处特勒斯爱哩克建立一处鄂里雅布拉克建立一处奇音克里什建立一处察奇勒莫斯建立一处末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建立一处共计建立牌博二十处

  科布多界约第二条

自同治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起扣足三百六十六日两国各派能干员弁查勘新建牌博一次乌里雅苏台委员自赛留格木山东行至沙滨达巴哈科布多委员自玛呢图噶图勒干往东至赛留格木山适中之布果素克达巴哈每年应照此查办俄国派官二员一员至赛留格木山会同乌里雅苏台委员查勘新立界牌一员起玛呢图噶图勒干会同科布多委员查勘新建牌博永远遵行其新立牌博倘有损坏之处仍应照旧各自修补

  科布多界约第三条

同治八年七月初六日中国大臣奎昌与俄国立界大臣巴布阔福等自布果素克达巴哈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新建界牌鄂博二十处其间疏密不一有行人不能越往之处即以山为界限所建定界址东面南面为中国科布多地西面北面为俄国地两国各以此次新定边界为凭永远遵守不得混淆其余一切悉照同治三年九月两国分界大臣在塔尔巴哈台议定原约办理今经两国大臣会同建定科布多边界牌博各将界址起止处所牌博名目写约各四分两国建界大臣各于图约上钤印画押互换为凭共画地图二张两国立界大臣会同画押钤印俄国立界大臣分取一张中国科布多立界大臣分取一张永昭信守可也

  乌里雅苏台界约首段通商约章类纂

同治九年乌里雅苏台大臣荣全遵照同治三年九月塔城和约拟定乌里雅苏台西北俄国所属各处总图内红色之界今自萨留格穆斯克山岭之柏郭苏克山至沙滨达巴哈俱设有界牌立牌后两国分界大臣即抄录地册界牌数目及建立界牌处所名目一并开列于后

  乌里雅苏台界约第一条

议定俄国交界以乌里雅苏台西北为界自萨留格穆斯克山岭之柏郭苏克山东北顺萨留格穆斯克山岭至塔奴额拉山岭西末处再顺萨杨斯克山岭往北往东直至沙滨达巴哈界牌俱经两国分界大臣定立为界柏郭苏克界牌经俄国分界大臣会同科布多分界大臣于柏郭苏克山岭西设立为界即名柏郭苏克中国界牌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中间之柏郭苏克山设立为界乌里雅苏台界牌由科布多界牌往北经俄国分界大臣会同乌里雅苏台分界大臣往东至塔斯客哩山岭上设为第二界牌即名塔斯客哩自塔斯客哩往东北至珠卢淖尔由珠卢淖尔东南至哈尔喀山岭设为第三界牌即名哈尔喀自哈尔喀山岭顺珠卢淖尔北岸至塔奴额拉南察布产设为第四界牌即名察布产从此顺拉塔奴额山岭西南逾莫多图扎拉都纶乌尔图查罕扎克喀图四河再顺他苏尔亥山从沙克鲁河往东北至库色尔山设为第五界牌即名库色尔自库色尔山往西北至塔奴额拉山末处逾哈拉毕拉河靠该山角迤西初哩查河口设为第六界牌即名初哩查自初哩查河往东北顺萨阳山逾玛奴胡穆奴克霍额拉什三河由哈拉淖尔至索尔山设为第七界牌即名索尔自索尔山往东北至沙滨达巴哈附近乌里雅苏台设为第八界牌即名沙滨达巴哈此处原因雍正六年恰克图所定和约内业经建立界牌此次俄国毋庸再行建立其附近乌里雅苏台界上俄国所属各处界牌俄国设立有六中国设立有八今即以此定立为界其余难逾之峻岭早经两国分清遂援此岭为界即总图红限是也自沙滨达巴哈起至柏郭苏克山岭按现定交界顺山岭一西一北即岭之右归俄国属辖山岭一东一南至乌里雅苏台即岭之左归中国属辖照现定地册俄国与乌里雅苏台接壤之地界牌数目建立处所名目并山名河名一并备图注明永遵勿替至其余各界仍遵同治三年塔城和约办理

  乌里雅苏台界约第二条

为重整查阅界牌事应由两国分界大臣另派员弁自同治八年五月十五日起扣至三百六十六日该员弁等应按照拟定处所会齐前往查阅俄国所派员弁会同乌里雅苏台所派员弁查阅俄国与乌里雅苏台接壤之地应按照定期于萨留格穆斯克山岭之柏郭苏克界牌会齐自此前往东北查至现定沙滨达巴哈界牌为止乌里雅苏台分界大臣派员查阅界牌时亦应照此办理此章既定应行永守勿更俾免界牌迁移损坏是以两国分界大臣将地册录清书写俄国字四分满洲字四分共八分并将现定交界绘为地图二页其内将界牌数目用俄满文字注明该大臣等画押用印后各持四分地图一页于同治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昌吉斯台互换永持为凭

附乌里雅苏台界约记略

乌里雅苏台立界大臣伊犁将军荣全筹议建立乌属界牌鄂博遵照定约于同治八年四月十一日在乌克克卡伦会议各议所属牌博以定两国交界五月初四日中国科布多立界大臣奎昌俄国立界大臣巴布阔福穆噜木策傅等公同酌议往原图所绘之赛留格木地方为乌科交接之处会同建立牌博以便两处分立议定后于五月二十七日顺赛留格木山岭同至柏郭苏克坝上适中之地乌城立第一牌博于北科城立牌博于南俄国立鄂博于西立毕科城大臣会同俄官向西南立界至玛呢图噶图勒干为止乌城大臣同俄官穆噜木策傅向东北立界至沙滨达巴哈为止此坝并无树木亦无大河地势洼湿系科属之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东北边末处即系乌属唐努乌梁海西南边境由此坝向东北行约八十里至塔斯启勒山于山顶同立第二座牌博此处并无树木山泥淖山下有塔斯启勒小河一道水向东南流山东南为中原地山西北为俄国地又向东北行约九十里至原图所绘之珠卢淖尔东南岸约十数里哈尔噶小山上同立第三座牌博其东南为中原地其西北接连珠卢淖尔为俄国地又顺珠卢淖尔北岸约二十余里至唐努山南察布齐雅坝上同立第四座牌博山北为中原地山南接连珠卢淖尔为俄国地此两界间横直并无树木大河均系泥淖乱石沿唐努山南向西过莫多吐河扎勒都伦河乌尔吐河察罕扎克苏吐河顺哈喇塔苏尔海山至沙克鲁河转向东北约二百五十余里至库色尔坝系唐努乌梁海西方边界同立第五座牌博坝上无树巨石崱屴其东为中原地其西为俄国地由此向西北约九十余里至原图所绘之唐努鄂拉达巴哈末处过哈喇河偏西山下楚拉察水流之处同立第六座牌博此地泥淖太大树木无多迤东迤南为中原地迤北为俄国地由此向北向东顺原图所绘之萨彦山过玛纳胡河蒙纳克河浩拉什河由喀喇淖尔至苏尔大坝约共一百五十里同立第七座牌博此坝并无树木泥淖其东南为中原地其西北为俄国地由此向北向东约三百六十余里崇山绵木石丛杂山脉连贯直至沙滨达巴哈堆立第八座牌博其东南为中原地其西北为俄国地以上乌里雅苏台共立牌博八座有牌博处以牌博为界其不能越往山岭即以山岭为界均以图内红线定两国交界自东北沙滨达巴哈起至西南赛留格木山柏郭苏克坝止红线以左均为中原地红线以右均为俄国地今将立定牌博数目地名山河形势绘图作记为凭并将现增议定条款开列于后其余应办事宜均照从前议定条款酌量遵办自同治八年五月十五日起算足三百六十六日两国各派妥靠官兵将新立牌博查看一次乌里雅苏台委员等由赛留格木向东至沙滨达巴哈查看科布多委员等由玛呢图噶图勒干向东至赛留格木查看按年均应照此查办俄国派官二员一由托木斯盖省派出往赛留格木由新立牌博起会同乌里雅苏台委员等查看一由斜米省派出往玛呢图噶图勒干由新立牌博起会同科布多委员等往查永远遵行其新立牌博如有损坏仍照旧式即各补修将此图记钤印画押互换为凭

  中俄改订条约第一条通商约章类纂

大俄国大皇帝允将一千八百七十一年即同治十年俄兵代收伊犁地方交还 大清国管属其伊犁西边按照此约第七条所定界址应归俄国管属

  中俄改订条约第五条

两国特派大臣一面交还伊犁一面接收伊犁并遵照约内关系交收各事宜在伊犁城会齐办理施行该大臣遵照督办交收伊犁事宜之陕甘总督与土尔吉斯坦总督商定次序开办陕甘总督奉到 大清国大皇帝批准条约将通行之事派委妥员前往塔什干城知照土尔吉斯坦总督自该员到塔什干城之日起于三个月内应将交收伊犁之事办竣能于先期办竣亦可

  中俄改订条约第七条

伊犁西边地方应归俄国管属以便因入俄籍而弃田地之民在彼安置中国伊犁地方与俄国地方交界自别珍岛山顺霍尔果斯河至该河入伊犁河汇流处再过伊犁河往南至乌宗岛山廓里扎特村东边自此处往南顺同治三年塔城界约所定旧界

  中俄改订条约第八条

同治三年塔城界约所定斋桑湖迤东之界查有不妥之处应由两国特派大臣会同勘改以归妥协将两国所属之哈萨克分别清楚至分界办法应自奎峒山过黑伊尔特什河至萨乌尔岭画一直线由分界大臣就此直线与旧界之间酌定新界

  中俄改订条约第九条附光绪七年中俄卡伦单

以上第七第八两条所定两国交界地方及从前未立界牌之交界各处应由两国特派大员安设界牌该大员等会齐地方时日由两国商议酌定俄国所属之费尔干省与中国喀什噶尔西边交界地方亦由两国特派大员前往查勘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

附光绪七年中俄卡伦单

 中国卡伦               俄国卡伦

 一胡柏里志呼             一斯他罗粗鲁海图斯基

 二则林图               二查罕额罗业甫斯基

 三毛葛子格              三克留车甫斯基

 四乌梁图               四库鲁苏他业甫斯基

 五多罗洛克              五查苏车业甫斯基

 六霍林纳拉苏             六杜鲁勒古业甫基斯

 七呼拉查               七托克托尔斯基

 八巴杨达尔噶             八

 九阿深嘎               九阿深金斯基

 十鸣孳                十们森斯基

 十一乌阿勒嘎             十一沙拉郭勒斯基

 十二库达拉              十二库达林斯基

 十三恰克图              十三恰克图

 十四哈拉呼志尔            十四博齐斯基

 十五治尔格台             十五热勒都林斯基

 十六鄂尔托霍             十六哈拉采斯基

 十七伊勒克池拉穆           十七哈木聂斯基

 十八乌尤勒特             十八克留车甫斯基

 十九贝勒特斯             十九欢金斯基

 二十赛郭鄂拉             二十额庚斯基

 二十一金吉里克            二十一

 二十二攸斯提特            二十二

 二十三苏鄂克             二十三

 二十四查罕鄂博自此卡伦以下两国同名

 二十五布尔噶苏台

 二十六哈巴尔乌苏

 二十七巴克图

 二十八喀普他盖

 二十九阔克苏山口

 三十霍尔果斯

 三十一别叠里山口

 三十二帖列克第山口

 三十三图鲁噶尔特山口

 三十四苏约克山口

 三十五伊尔克什唐

单内所开过界各卡可俟中国边界官及俄国领事官体察情形报明后由中国总理衙门会同俄国驻京大臣商议酌改将查明可裁之处分别删减或以便商之处酌量更易亦可

  美续约第一条通商约章类纂

?江总督李宗羲

寻绎钧函以吴淞涨沙之案洋人哓渎不已几有万难罢休之势而荩虑所及仍以该处究竟应否挑挖经费如何筹画并是否地居险要有无安设位等事分别下询此数言中固已明示以轻重权衡之要而行止之机宜已不待踌躇而可决矣宗羲于该处水道地势商船进出情形未曾亲身阅历而考证图志询众论参酌本案事理乃知此段涨沙实难开挖而其所以不可行者约有数端请为缕晰陈之卷查同治四五年间洋人请挖吴淞海口当经上海道查复略云该处尚无须挑浚若为不甚经意以姑置之此亦办理之一法迨上年绘送沙图并由沈道指称沙随潮涨人力难施亦不过塘塞一时今觊觎未绝外则十四国领事合词挟制内则英俄各使相继要求而来函复询及是否地居险要一层尤为虑远思深独见其大现查此段淤沙坐落黄浦江与大海相接口门之内西岸为宝山东岸为川沙实为由海入苏松等处要道自北而南入此口门不数里许其西即有内河来通此江名吴淞口亦名胡巷口今人俱以黄浦口为吴淞口其实吴淞口即在黄浦口内该淤沙自口门东偏隐伏水底南至江心沙始露出水面凡华洋大船初入口必沿西岸而行见此沙露出水面西岸水底又有淤沙各船必改依东岸行驶至此沙尽处方能畅行口门向有台对设东西两岸滨临海口江心沙虽在台之南数里其实台相对之处水底已伏此沙各船行驶之处与西岸台尤相近也黄浦口内浅处每逢冬令潮涨之时深二丈四五尺不等潮涸之时尚深一丈五六尺不等重载洋轮吃水二丈余者到此偶有停泊候潮之事并非各船皆然亦非通年皆然洋人现欲挖长一千七百码宽一百码外国四码合中国一丈而弱则是长四百二十余丈宽将二十五丈其意只欲为重载洋船开一船道并不全挖殆谓此事尚无所损耳孰知其所损已多乎此沙在口内数里多伏水底自成险阻外国大轮船有时畏浅不敢闯然而入彼之所忌正我之所利也黄浦口外水底积沙咸以为拦门之限口内复有此沙明明宽平江面而大船到此只有屈曲一线可行之路亦可谓天险矣岂可曲徇一时之请有短垣而自毁之哉夫居今日而言设险诚不足为外人道然自通商以来外国初未尝阻我之修武备设防汛也各局厂制造军火轮船皆问津于西国盖与和约本两不相妨若仿天津办法则上海内外炮台正不妨随时修葺复我旧规此案尽可以该处淤沙形势所关未便轻动正色与言推诚相告使彼心折而语塞似属正办若隐忍不露彼转烦聒不休即略事兴挑彼必再求深浚而我已自失其险矣是不可行者一也查英约第二十款载明英国船只有在中国沿海地方搁浅地方官查知即设法妥为料理等语并无将搁浅处之淤沙设法挑浚之说足见中外只能各就港口之深浅酌行船载之轻重在洋商不应尽贪重运以尝试天生之挺沙在中国岂能特辟新途以招徕无限制之洋载非但条约章程无此办法即万国公法亦无似此破格之故事若置约不问惟外国重载商船是利遽强中国以骤兴大役此端一启则效尤者皆将于约外求开方便之门即如长江之九江以上亦多浅阻冬间重载轮船颇难行驶必须用小轮船剥至汉口他如大沽海口之拦港沙台湾鹿耳门之七鲲牙轮船到彼皆难畅行若准挖此沙万一彼复援例请挖长江大沽及鹿耳门又将何以应之是不可行者二也沈道议令此项经费华船大者一体捐助其意盖谓该处挑浚总于行船有益华洋均无二致此说亦未尽然黄浦为东南第一繁盛之口内地帆樯林立究之大船少而小船多畏奔洪不畏搁浅往往停泊浅处榜人高卧船头徐待潮至鸣榔自在而行今若于海口骤添中洪之险则避之惟恐不及当进出口岸之时转增一番戒心且中洪既宽洋船破浪进出较前更速而无算华民小船首承其敝夫吴淞者中国之海口也以中国无算民船之不利为外国数轮船之利不已喧宾夺主乎

昔宋王觌奏开海口诸浦而刘按行谓开海口反有风波驾入之忧康熙年间邑人张宸书云松江之主遏潮以拒泥沙与西北之蓄水以利舟楫者大异今乃以遏沙之具而为舟楫之资是使海中之潮日来江中之沙日淤即此说以参互观之则开海口以致大潮不足为我舟楫之利亦甚明矣是不可行者三也沈道前禀吴淞口深通则宣泄无滞于水利亦为有裨等语此说亦未尽然查核松江水利成案与前人论着黄浦今昔情形均与沈道所议不相符合溯自明初松江淤塞后江入黄浦以归海今之黄浦口所以亦称吴淞口也黄浦所受之水即松江所受之太湖分派赴海之水也浦之通塞诚有关于苏松水利而其要则在于助江以敌潮出清以退浑未闻其浚沙以助潮也明嘉靖初苏抚李充嗣尝用浚川爬铁帚船以浚吴淞水道并不闻浚海口之淤沙诚以江水清而海潮浑治于上流则众水注江以出海斯所以为宣泄也治于海口则浑潮挟势灌入以病江是求通反以致淤而何宣泄之有然则口内各岸之扞海塘御潮堰杜之于潮后者人之所设也口内水底之涨沙截之于潮先者天之所生地之所成人力之所弗逮也查宝山地图乃干隆十五年所刊浦内已有此沙迄今又一百二十余年矣并未闻黄浦口壅塞不通是此沙无大增长可知且过此江心沙以南水皆深通具见海沙之来实赖此积沙遏之无碍内水之出足防外沙之入于农田水利实有裨益况华船可行外国船亦可行所稍有阻滞者仅装货太重之轮船耳未办通商以前黄浦早已有此淤沙奈何仅为近日洋船之偶不便而遂欲挖去以亡己之水利乎是不可行者四也再查上海十四国领事申陈振轩内称此事有碍洋商贸易之据实难详细声明故有面见振轩再述紧要关键之说若有十分掣肘之处究之迭次哓渎祗为轮船遇此涨沙或延时刻或添剥费二事而已除此之外无所为难也殊不思各船俱无阻碍独此数船或为此沙所滞则亦当自反而知其故矣惟其装货太多吃水太深遂有遇浅候潮之事海潮一日两至耽延不过数时即或适值大汛已过而船载太重仍须再候大潮否则起剥货物令船稍轻方得过浅此皆重载船只常有之事然实缘于自取不能诿过于淤沙盖该口久有此沙行船者谁不知之乃明知该口之水本有浅处而来船吃水之分数偏欲过之又不依逢浅候汛之常规而更欲速之假令续后更有来船马力愈大吃水愈深亦欲勉强进口则耽延必益久起剥必益多又将指为该口之浅阻益甚耶傥能幡然变计准照该口之浅深酌定来船装货之重轻自然通畅流行毫无停滞矣乃不思减装以避浅偏欲挖沙以就船是专为数只轮船惜费而转令中国动钜帑兴大工尤于情理有未协也是不可行者五也大抵洋人之为是谋亦明知此沙消长无定即挖去亦必复生故有既挖以后仍用机器常川拖挖之议是开挖之时费用既属浩大既挖之后支销仍无了期彼盖以为之而效其获益在洋商为之而不效其耗费在中国乐得进此愚公移山之计该关道前禀人力难施经费难筹已足见此事之必不能成然洋人方恃其机器之足用又注意七成船钞之可以开销若置不理则辨论滋烦未必即能帖服今拟委大员会同上海道督令熟悉挖沙之洋人详细勘度如工程艰钜不易蒇功或经费浩繁无从筹措即据情知照当可知难而退立作罢论如其仍从颟顸从事则当根据条约逐层驳斥有此数不可行谅彼亦将頫首无辞此事颇关海防形势水利大局今承函谕转饬确切查明以凭核办尤不敢稍存简率用是不避烦琐具陈颠末惟冀卓识俯赐察度裁其偏驳订其疏失俾成完论庶足备临时采择于万一耳

  筹边论三论东北边防                          

姚文栋

俄自咸丰十年踰大兴安岭而南与我划黑龙江为界由是东路天险全失夫乌拉岭者天所以限东西俄踰乌拉岭而长驾万里直指东海摇足唾手而尽有其地大兴安岭者天所以限南北今俄踰兴安必将长驾南指其欲又乌可限量古人论守江必守在江外守淮必守其淮外划江者必不能守江划淮者必不能守淮今与俄中划黑龙江南北分守则黑龙江之险其不足恃也明矣夫吉林控压东海有混同江绥芬河图们江三海口经络其间轮舟出海五日至燕齐十日至吴越二十日至闽粤万里往还直呼吸间事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也库页岛直混同江口此如崇明之锁钥长江台湾之屏蔽浙闽亦为要地 国初时此岛原隶版图不知何年为日本窃去三易主而归俄屏藩一坏东三省境地日蹙遂肇于此今吉林濒海之地及三海口亦且尽为俄属矣夫以形胜之地与敌而瑟缩退处于敌人藩篱之内此所谓聚六州之铁铸成大错者俄既有混同江海口便要在松花江行船往来腹地吉林全省危机已萌芽于此俄既有图们江海口便驻重兵于珲春以图朝鲜朝鲜危机又伏于此假如中俄有衅俄在沿海及黑龙江中轮舟往来千里若咫而我奔走于丛岭崎岖之间文报迟延兵士困惫其劳逸不同无论矣尤可虑者俄以兵船梭巡平日准行之混同江中则黑龙江省与吉林声援隔绝而黑龙江必危又梭巡平日行船之松花江中胡铁花吉林来信云此时松花江中尚无俄船则吉林省城与甯古塔声援隔绝而甯古塔必危夫同治初年新疆沦陷亦因回匪起事哈密迪化城两处关内外声息中断任其蚕食而西束手不能救援今吉黑情形颇与此相类前车之鉴未雨之谋宜在今日蒙以为混同江至松花江中宜练水师一支于沿江三姓呼兰齐齐哈尔阿勒楚喀拉林伯都讷各城中酌设重镇数处又辅以陆地旗屯夫泰西诸国在长江中行船假无操防水师将有反客为主之势今俄人在混同江松花江中行船事同一例即当彷照办理查会典则例载顺治十八年设吉林水师营又康熙十三年自吉林移驻水师营于黑龙江夫吉林黑龙江在 祖宗朝为腹地尚有水师防营今为边地又值多事之秋则水师营之不可缓亦明矣况参酌旧制不必甚费更张而于边务大有裨益至吉省拉林阿勒楚喀地方江省齐齐哈尔呼兰地方皆有膏腴可耕之地核计不下二千余里雍正十三年干隆六年十年皆有屯垦成案其地在混同江两岸若办理陆团不特与水师有辅车掎角之势又可扼守嫩江松花江两口兵食胥足节节有防东徼可以安枕无忧若黑龙江与俄划中流为界此与三国时吴蜀距江为守情事相类所谓沿江上下所在皆险而尤以额尔古纳河通入黑龙江口一处为最要俄若拦入额尔纳河进踞呼伦贝尔则江省与蒙古声息中断俄得以纵横自如江省既无自全之策蒙古亦大有危机矣

  赠朝鲜人李秉辉归国序                         

姚文栋

朝鲜聘贡我 朝以来 列祖 列宗覆之如一家国中大饥则海运漕粟以赈之国中讨贼则颁有功将士万金以犒之我 朝之待他国未有隆于朝鲜者也今年六月之变 皇上赫然震怒命将遣师讨平其乱亦犹继 先圣之志尔顾其国东西南三面濒海近年海禁大弛开仁川釜山元山三口与日本及泰西诸邦通商往来五洲之贾舶兵舰梭织于海上而东北一隅与鄂罗斯隔江为声息相闻今乱事虽靖其于内治外交之道均不可以不讲也夫日本之窥伺朝鲜数百年于兹矣国中人当无不知之而鄂欲逞志亚洲必首发难于朝鲜则或未知也鄂之强于五洲欧亚诸国皆有戒心彼所憾者无形便之海口耳是以欲得土耳其于西不得则欲得波斯于南又不得则欲得朝鲜于东其叵测之心岂复可量朝鲜自开海禁而后识时之俊杰揣摩风尚无不竞谈海务以策自强然愚谓海与边并重海事近而为祸浅边事远而为祸深若边海并筹可也若顾海而略于边是大不可夫朝鲜安平咸镜二道其民鸷悍耐寒苦可用以防边然地广而荒未得古人实塞下之意今宜移民于镜城钟城以北一带之地开垦荒土以裕饷而治民为边庭久远之计鄂之经营东悉毕尔日本之经画虾夷皆是道也抑朝鲜于我 朝非独情谊如一家也其土宇毘连亦如一家之相依倚不破除畛域不足以保朝鲜以海道言之燕台固仁川之应援矣而我陆路珲春一军与庆源庆兴二镇夹豆满江以相犄角亦如常山蛇势第二镇得地而力弱而我军所驻距海太远非用武之地将来如有鄂警宜于豆满江口添练水师我军渡江而南协力相守乃足以当雄敌此愚所云不分畛域者也李君沈静有智识与予谭论素契洽于其归国故书予之所见者告之

  保护朝鲜议边防偶述 乙酉三月

朝鲜世列东藩久资屏蔽两遭内乱悉与戡平字小之仁御侮之力赴机应变之神若较处置法越一事差强人意者然而贼臣虽戮党恶尤多日使乍临要挟甚众内忧外患岂一日可忘而中国所代为保护者虽善而犹恐未尽得焉夫马山浦距高京才百八十里是处防营厄要驻守原以通咽喉而杜窥觎乃不审形势缓急而轻于撤防仅使数十人虚张旗鼓当客十月之变此要口之不为洪英植与日人袭取幸矣且洪逆等敢擅杀大臣逼胁君主者实藉日兵为之外应而日亦得假护卫之名攘高厚以归掌握耳我防军既就近援助以诛乱臣而保藩王矣当亟 谕饬出使日本大臣诘日助逆胁君及拒我援师之罪俾彼知理势两诎而厚我军士伤亡不为过也乃我不能往诘日廷而日反使伊藤来诘慢辞要索肆意欺淩不可谓非中邦有以启之矣顾失于前则必思补救于后救失如何一曰救高之失一曰救我之失所谓救高之失者宜 特派明达忠实大臣一员往驻高都务与其王惩前毖后任贤去邪化俗宜民讲武修睦俾守旧开化二党胥翕然畏服而不敢再启狡谋庶可内安宫禁外靖流言而永绝敌人窥伺之萌乎若我之失总在掩饰于平时而竭蹶于临时中法事殷则移驻高之师以防法而不顾近忧日高事起又调御法之舰以援高而实避不出积弱积玩之余非特贻笑法人即倭奴之侮我抑又甚矣今议保护朝鲜惟坚拒伊藤要挟诸端而命张曜雷正绾两军门移师东渡分屯高国各要隘以示必战如仁川为日商所萃水源亦当敌之冲马山尤我军入高登陆之要地于此数处苟各驻重兵以制敌出入奚患彼不知难而退耶夫日之船舰炮械本不迨法国之精而欲以法之图越者图高亦太不知自量今法已力绌请和谅日断不敢求逞惟驻高诸军恐不免日久懈生且无威信素孚如吴忠壮者以镇抚其地虑日高暂和之际不无各怀意见妄起猜疑致日复藉口以激祸变耳诚使我与高不务止戈息民之虚名而讲内修外攘之实政勿事张皇勿妄更变但交泯瑕衅以制侵陵庶前失之南藩者今犹得收之东隅乎然上策之莫如自治人类能言之而能实力行之者鲜矣况近闻津口议和又有允撤驻高防兵俾高自护治安之说耶

  上吴清卿师                              

胡传

窃某以书生从戎蒙恩培植首尾未满三载遽得之官临民夙夜思维冀图报称而莫知所自窃念法夷构祸南越东南沿海各省处处备兵以防骚扰夫以中国之全力防一法夷大小强弱势既悬殊主客劳逸情亦易见胜负所在固可预知然我设防万余里备多则力分师老则财竭似已犯兵家之忌处处欲保全必不能处处保全自属意中之事东南财赋所出各省日事添兵则协济东北之饷后必不能如愿以贡于户部东陲各防乏饷势必岌岌俄罗斯虎视朝鲜逼处肘腋乘机蠢动以蹈我瑕亦属意中之事我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力肩艰钜屡请帅师赴粤而 廷旨仍令驻防滦乐揣其用意非特欲固畿东各口殆欲兼顾东陲各防东三省 国家根本重地一旦有事 朝廷念中外大臣熟悉边情莫若我师必仍以东事相属促令回防仓卒之间兵单饷绌均可深虑某在边久侦探俄事颇悉感念恩遇时切忧伏查俄之谋我祸莫大于乘隙我之御俄策莫要于捣虚其事有当预筹者谨为我师预陈之吉林以黑龙江为肩背奉天以朝鲜为藩篱而其要害之区尤在艾辉与珲春二处由艾辉而西至墨尔根折而南至齐齐哈尔不过千里路甚平旷由齐齐哈尔而南至吉林省城平原广野之地亦不过千里俄夷若以轮船载兵从艾辉登岸直捣齐齐哈尔冀拊我三姓甯古塔珲春东防各军之背则吉林震动东防各军虑后路绝不得不回顾则全局皆震动此北路之可虑者也俄兵若由黑顶子偷渡图门江北可抄珲春之后南可拊朝鲜之背珲春失则彼攻朝鲜无复顾忌朝鲜失则不特东三省皆为所包而直隶山东江浙沿海各省亦不能高枕而卧此南路之可虑者也惟查俄夷经营东部现在尚未周密其用意专注朝鲜其设防偏重珲春而与我三岔口黑河口接界等处均不甚留意以我吉林之防兵驻于甯古塔之乜河三姓之巴彦距彼尚远故也俄若入寇必南北并举以牵制我吉林之兵使不得力援珲春以救朝鲜我之筑彼在黑龙江宜于艾辉添设江防筑炮台江岸堵截彼轮船之来路吉林于甯古塔添练炮队炮车无事则隐其形使不知备有事则出三岔口直捣彼双城海参崴以攻其所必救俄谋朝鲜海道以海参崴为根本陆路以岩杵河为根本而其接济之兵必由黑龙江经艾辉出黑河口入混同江分路一入乌苏里河踰兴凯湖登岸以达双城一出混同江入海绕经海参崴以达摩阔崴我黑龙江兵御之于艾辉三姓之兵移驻黑河口不惟彼之后路绝兼可牵制彼伯力之兵使不敢动彼双城空虚路甚平夷我攻此则彼岩杵河之陆兵必回顾海参崴之炮船亦不敢远出而珲春之围自解如我军得利能夺取双城海参崴则俄兵之在东者形势中断岩杵河沿海一带之地皆在我掌握之中南路肃清转而向北与三姓之兵夹攻伯力则吉林以东二千余里之地均可收复从此南蔽朝鲜东制日本北御俄罗斯均易为力不特东三省固如金汤东海可永无俄患此地利之必争者也黑龙江地寒每岁四月望后江冰始开九月望后又复冻结彼轮船可驶每岁不过五阅月我之江防一设于艾辉再设于黑河口层层堵截每岁吃紧亦不过五阅月此天时之可恃者也彼东部兵不过数千民皆新徙未有固志远距故都数万里声援既断人心惶骇大兵一临如鸟兽散自在意中我兵陆路则由吉林黑龙江出海道则由南北两洋来源源接济可以持久而彼则不能此又人事之可恃者也我因失吉林以东数千里形势之地使彼实逼处此为肘腋患必驱之乃可无忧然必及早筹添黑龙江江防甯古塔炮队乃克有济未雨绸缪备边之要务争先扼要制胜之良谋我不预筹彼争先着一得一失关系大局岂浅鲜哉我师智烛几先统筹四表消患于未然天下之幸非独东三省一隅蒙福也

  恭报会同俄员勘界立牌绘图补记遵 旨画押各日期疏光绪十二年        

吴大澂

窃臣等奉 命会勘吉林边界事宜于四月十九日由珲春起程前赴俄境岩杵河会商界务前经具摺奏明在案四月二十二二十六日两次会议曾将大略情形电达李鸿章转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五月十三日钦奉五月初五日 谕旨李鸿章转电吴大澂所议展界竖牌补记绘图各节均尚妥协即着照议画押钦此臣等窃思珲春与俄国交界地方有界限不清之处因咸丰十一年前户部侍郎成琦会同俄员建立木界牌八处其末处土字界牌最关紧要不知何年毁失遍询土人无从查究查珲春辖境处处与俄接壤臣依克唐阿到任后查阅边界自珲春河源至图门江口五百余里竟无界牌一个黑帽子山濒江一带久被俄人侵占屡与臣吴大澂照会俄员索还占地并迭次面商据约辨论该俄员等一味支吾延宕竟于黑顶子地方添设卡兵接通电线有久假不归之意旋经吉林将军臣希元专派协领穆隆阿双寿等约同俄员会勘仅至沙草为俄人所阻未经勘毕而回臣等此次会同俄国所派勘界大臣巴啦诺伏等商议界务首重立土字牌交界之处次则归还黑顶子要隘之地据俄员舒利经指出成琦所换地图上界线尽处即咸丰十一年原立土字界牌之所江东有大泡子积水为记江西与朝鲜偏险城相对该员舒利经即系当时亲自绘图监立界牌之人言之确凿并呈出大小图稿一牌有一牌之图沙草峰所立土字界牌似非无据臣等详查咸丰十一年所换地图内英尺一寸系俄国里二十五里中国里五十里图上界线末处与海口相距几及一寸系俄里二十余里以中国里数计之实系四十五里惟咸丰十年条约内云两国交界与图门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咸丰十年交界道路记文内亦云图门江左边距海不过二十里立界牌一个上写俄国土字头现查十一年所立土字界牌之地并未照准条约记文二十里之说臣等与俄员巴啦诺伏反覆辨论该员以为海滩二十里俄人谓之海河除去海河二十里方是江口臣等以为江口即海口中国二十里即俄国十里沙草原立土字界牌既与条约记文不符此时即应照约更正巴啦诺伏仍以旧图红线为词坚执不允此四月二十二日与俄员议立界牌力争未决之情形也此外尚有应办事宜数端旧图内拉字那字两牌之间有玛字界牌记文则缺而未立条约内怕字土字两牌之间有啦萨二字界牌地图记文略而不详现应补立者一也旧立木牌年久易于朽坏乡民有烧荒之例野火所焚延及牌木难免毁损改用石牌较为坚固亟应换立者二也两国交界地段太长牌博中间相去甚远路径纷歧山林丛杂本未立牌之地难免越界之人自宜酌择要地多立封堆挖沟为记愈密愈详此应办者三也俄人所占黑顶子地方设有准卡现应补立土字界牌该处在红线界内臣依克唐阿当即派员前往接收添设卡伦以清界址此应办者四也俄员舒利经现画分图以英尺一寸为俄国一里计中国里二里较旧图尤为细密臣等与该员详加考核分注汉文俄文应将此图画押钤印中俄各存一分以补旧图之不备此应办者五也以上各条均于四月二十六复议界务时臣等与俄员巴啦诺伏详细妥商各无异议惟补立土字界牌一节再三辨驳始允于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平冈尽处竖立土字牌以江道计之两旧图展拓十八里迳直里数不过十四里臣等派员前往测量该处距图门江出海之口顺水而下为中国里三十里计俄国里十五里陆路直量为中国里二十七里俄国里十三里半臣等自奉 谕旨允准后即于五月十九日约同俄员巴啦诺伏及舒利经克拉多马秋甯等前赴图门江议立界牌之地亲自勘明年二十日将土字石牌公同监立并用灰土石片深埋竖筑以期记经久所拟文应写满文汉文俄文各二分另绘分图于六月初七日缮写完竣臣等即于是日在岩杵河俄馆会同勘界大员巴啦诺伏等画押钤印讫除将记文地图各一分由吴大澂回京复 命时面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存案备查外所有臣等会同俄员勘界立牌绘图补记遵 旨画押各日期谨缮摺由驿驰陈

再图门江土字界牌以南至海口三十里虽属俄国辖境惟江东为俄界江西为朝鲜界江水正流全在中国境内中国如有船只出入海口非俄国一国所能拦阻臣等与巴啦诺伏商议数次该使总以奏请俄廷示谕为辞应俟商妥后再行定议又甯古塔境内倭字那字二界牌均与记文条约不甚相符臣等画押事竣拟再赴三岔口一带将倭字那字二界牌查勘明确如应更正之处再与巴啦诺伏等妥商办理合并陈明

  会勘倭那二牌应照图约更正疏                      

吴大澂

窃臣等前因甯古塔境内倭字那字二界境均与记文条约不甚相符拟赴三岔口一带查勘明确再与巴啦诺伏等妥商办理曾经附片 奏明在案臣等约同俄使巴啦诺伏等于六月初十日同赴三岔口查勘倭字界牌现在小孤山顶距瑚布图河口尚有二里并非中俄交界地方查咸丰十一年前仓场侍郎成琦会同俄国大臣议定交界道路记文内称在瑚布图河口西边立界牌一个牌上写俄国倭字头并未载明在小孤山细询缘由因当时河口水涨木牌易于冲失权设山顶离河较远若以立牌之地即为交界之所则小孤山以东至瑚布图河口一段又将割为俄地现与俄使巴啦诺伏议定将倭字石界牌改立瑚布图河口山坡高处正在两国交界之地按之地图条约均属相符以后永无争执再查成琦所定交界道路记文内横山会处立界牌一个上写俄国那字头该处与瑚布图河口相距约有百数十里当日立牌之处本在荒山榛莽中人不到之处亦无路径可寻年久无从踪迹中俄边界各官均以为此牌失毁漫无稽考光绪三年甯古塔副都统双福与俄官廓米萨尔马邱甯补立那字界牌在瑚布图河口正北山上距绥芬河与瑚布图河交会之处不及二里倭那二字牌相去太近又非横山会处自应查明更正臣等商派熟悉边界之员会同俄官前往查勘适甯古塔副都统容山添派佐领托伦托哷随同臣等履勘边界因委该佐领会同俄员舒利经裹粮入山十余日依水寻源披荆辟路始于六月二十日访得木牌一座上多朽烂仅存二尺余下有碎石平砌台基虽字剥落无存按其地势正在横山会处迤西即系小绥芬河源水向南流其为那字旧界牌似无疑义惟山路崎岖林木蒙翳新造石牌一时难以运往现与俄使巴啦诺伏议明先于该处原立那字界牌之地掘深数尺坚筑石台俟冬令冰雪凝厚再将那字石牌由小绥芬河拉运到山届时由臣依克唐阿派员前往会同俄官妥为建立至那字界牌中间百数十里自应添设封堆记号以清界址现由俄官舒利经督率绘图各员详细测量臣等协委佐领托伦托哷瑚布图河卡官骁骑校永祥随同察看竣慎办理臣等于七月初八日回至珲春俟各处应换石牌应绘界图一律告竣按图画押钤印毕臣吴大澂再行回京覆 命所有臣等查明倭字那字两界牌案照图约妥为更正缘由谨缮摺由驿驰陈

  俄罗斯属地西卑利亚新造铁路图说                    

姚文栋

俄国新闻云西卑利亚大铁路俄政府规画已久因工程重大迁延数年至本年始定议开筑分为三段自打穆斯克至额尔库特斯克为第一段自拜喀尔湖至纳尔嗔斯克为第二段自乌苏里至浦潮斯德为第三段本年六月下旬米堪罗亲王赴西卑利亚一为耶喀特堡新开博览会一为打穆斯克新设大学校特往二处临视其时自耶喀特堡至打穆斯克之闲正在铺设铁路自打穆斯克以东即现所规画之三段也俄皇于六月二十日准内阁之奏特派黑龙江太守钩罗夫伯东部西卑利亚太守依苛纳奇夫将军督办事宜而陆军大臣总其成限定五年竣功计自俄京圣彼得堡至提乌们五日自提乌们至打穆斯克三日自打穆斯克至额尔库特斯克渡拜喀尔湖至纳尔嗔斯克二日自纳尔嗔斯克下黑龙江至乌苏里四日自乌苏里至浦潮斯德一日凡十五日闲可由俄京直抵浦潮斯德俄廷以此事委之钩罗夫伯及依苛纳奇夫二人者其意注重行军不待言矣现须俟百哥拉铁路告竣即由谙纳夫将军率领夫役往西卑利亚开办此人熟悉铁路事宜价廉而工速欧洲诸国所共知者也又英国新闻载波磨利之说云西卑利亚地方富于铁炭是以俄造铁路用费极省只雇用夫役一项每名每日六片斯一片斯即银洋一角二分也照此计算每英里一里需用二千五百鲁林合银洋六百二十五圆此外木料更不值几何从前美国建筑铁路依线路顺序铺设每日可成六里今俄国不用顺序之法乃系数处同时兴工其蒇事当倍速即以顺序六里计之五百日亦可成三千里长之铁道况数处同时兴工则欧亚二洲东西贯通往来必在指顾闲矣闻西卑利亚之南方一片平原最宜畜牧虽有夫役数百万名食用可无虞不给此项大铁道告成俄国贸易必极盛可占亚细亚全洲之半此事非今日始知十七年前和穆百利早已言之矣近年俄国农民争赴西卑利亚西部开垦居住络绎不绝盖由其地便于耕作且有畜牧之利本年八月初俄国政府下令禁民移徙前往殆因人数已满恐有争夺田亩之患或是俄民在欧洲者闻西卑利亚开筑铁道争往赴工故有是令欤

案俄属乌拉岭以东之地总名西卑西亚亦曰悉比利亚此铁路新疆蒙古黑龙江之北吉林之东与我 中国大有关系亟译之以告世之留心边务者